站内搜索
热点文章
· 我中心咨政报告获河北省政协有关领导肯定性批示 [09/23]
· 黄晟校长到社会治理德治与法治河北省协同创... [08/26]
· 我校召开赞比亚大学孔子学院理事会年度会议 [05/10]
· 我校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签署合作协议 [12/30]
· 科技发展与绿色低碳治理研究 [09/25]
· 科技伦理治理与数字治理研究 [09/25]
· 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研究 [09/25]
· 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研究 [09/24]
· 德治与法治城乡基层治理研究 [09/24]
· 我中心咨政报告获河北省政协有关领导肯定性批示 [09/23]
· 社会治理德治与法治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开展... [07/20]
· 我校社会治理德治与法治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... [06/16]
· 转发科研处通知 关于做好2025年河北省社会科... [05/23]
· 转校园新闻 李晓华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主题... [05/23]
· 转发科研处通知 关于组织获省档案局批准立项... [05/23]
网站首页 > 学术交流 > 正文
法学院邀请北京大学刘凯湘教授作报告

12月22日下午,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刘凯湘应法学院邀请,在国际学术报告厅作题为“民事法律行为理论与制度的变迁——从民法通则到民法总则”的报告。报告由法学院院长王利军主持,300余名法学院师生到场聆听。


讲座现场


刘凯湘指出,民法总则剔除了法律行为的“合法性”要件,删去了“民事行为”概念的观点,新的民法总则体现了意思表示理论,将意思表示作为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。他强调,新的民法总则新设了通谋虚伪的法律行为,修改了可变更撤销行为规则,修正了无效法律行为规则。


师生认真聆听


本次报告使师生对民事法律行为理论有了深入认识,对了解从民法通则到民法总则的制度变迁有重要指导作用,对我校法学学科及“双一流”建设有重要的推动作用。(撰稿:法学院 柴钟豪 摄影:崔雪琪)

 
版权所有 社会治理德治与法治协同创新中心 2017年9月 
地址: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邮编:050061